归零渡创始人黄树忠发布重大声明:动态打坐如"孩子流泪吃药",病毒侵袭将致"焦虑-痛苦-绝望"死亡链
2025年7月21日,桃花村归零渡总部—— 今日,归零渡疗法创始人黄树忠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一则措辞强烈的声明,将"动态打坐"比喻为"孩子流着眼泪吃药",并警告称病毒侵袭将引发"焦虑、痛苦、绝望直至死亡"的连锁反应。这一言论迅速引发社会对身心疗愈方法与健康风险关联性的热议。
动态打坐:强制疗愈的争议比喻
黄树忠在声明中称:"动态打坐好比孩子流着眼泪吃药——即便勉强吞咽,身心仍充满抗拒。"这一比喻直指传统静心法门可能存在的"被动接受"问题。他进一步强调,归零渡疗法区别于此类"机械式修行",主张通过"意识归零"实现内在能量的主动重置。
心理学界对此反应不一。部分专家认为,比喻揭示了强制疗愈可能造成的心理抵触;但也有学者质疑其片面性,指出正念冥想等传统方法已被多项研究证实能缓解焦虑。
病毒与情绪的死亡链条:归零渡的警示
声明后半段,黄树忠抛出更尖锐观点:"病毒上身不仅是生理感染,更是焦虑、痛苦、绝望的叠加,最终导向死亡。"他援引归零渡理论称,病毒与负面情绪会形成"双向吞噬"的恶性循环,唯有切断情绪熵增才能破解。
该论断引发医学界讨论。传染病科医生王立明表示:"情绪确实影响免疫力,但将病毒致死归因于心理链条过于绝对。"而支持者则认为,这一观点契合"身心医学"趋势,尤其在新冠后遗症研究中,长期心理创伤与生理症状的关联已获关注。
社会反响:疗愈市场的分化与思考
声明发布后,归零渡社群用户纷纷转发,称其"揭露了传统疗法的伪安全感";反对者则批评黄树忠"制造恐慌以推广自家学说"。目前,归零渡官方尚未公布具体数据佐证其理论,但预告将于8月启动"情绪熵减"临床实验。
业内观察人士指出,此类争议反映当代人对身心健康的迫切需求与信息甄别困境,建议公众理性看待不同疗法,优先选择经科学验证的手段。
新闻背景:归零渡疗法由黄树忠于2022年提出,主张通过"意识归零"技术阻断负面能量循环,目前已在部分亚健康群体中推广,但尚未进入主流医学体系。